园林若羌:沙漠环抱中的世外桃源yabo官网

发布时间:2024-08-26 19:54:59    浏览:

[返回]

  yabo.com大约一个月前,若羌县楼兰文化公园内21米高的雕塑“楼兰美女”眼望成片秋叶飘零时,一个好消息在楼兰文化公园、楼兰广场、幸福园、城西耳朵湖等若羌县城十余个公园里不胫而走:住建部公示的2017年国家生态园林城市、国家园林城市、县城和城镇拟命名名单,若羌县榜上有名。

  互联网发布的详细名单显示,被评为“2017年国家园林县城”的还有河北承德、江苏泗洪、河南洛宁、湖南桂阳等许多拥有灵山秀水的县城,相比之下,若羌是一个奇迹。这里被塔克拉玛干、库木塔格、库鲁克三大沙漠环抱,是世界同纬度最干旱的地区之一。

  “幸福若羌,世外桃源”,这是中央第八环保督察组在若羌县督察时给予的高度评价。增添了“国家园林县城”的金字招牌后,若羌人并没有满足,他们认真学习了十九大报告中“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,建设美丽中国”等内容后,对城镇园林绿化健康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、更高远的目标。

  沙漠是强悍的,有时是“无情”的代名词。1300多年前,西域著名的“城郭之国”楼兰古国神秘消失,直到20世纪初被瑞典人斯文·赫定发掘;《山海经》里记载的“幼泽”(罗布泊)原本烟波浩渺,后因塔里木河流量减少,周围沙漠化严重,迅速退化直至完全干涸。

  “地球之耳”、楼兰古国、小河墓地、米兰遗址,再加上“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县”、荒漠面积约占70%、距中心城市数百公里等地理特点,神秘、偏远、荒凉,一度是若羌县在世人心目中的印象。

  生态兴则文明兴,生态衰则文明衰。严酷的历史教训,让若羌人对绿色有着最深情的渴盼。于是,被沙漠分割成的若羌、瓦石峡、米兰等小片绿洲,在若羌县各族人民的坚韧意志和不懈努力下,绿意在一点点增加。

  退耕还林、封山育林、种植防风林、发展经济林,打造城市“绿肺”……近年来,若羌县在开展天然林保护、“三北”防护林、农田林网、城市绿化等生态建设中持续发力,国道两侧变成了绿色长廊,田野里枣园连片,县城周边有了“绿色屏障”,城中游园绿树成荫,阿尔金山与片片绿洲正绿色相接,即将铺设的铁路两侧早有绿化规划。

  在自然条件恶劣的沙漠腹地,若羌县在绿化造林中不知投入了多少财力、人力和物力,在沙海中书写的一个大大的“绿”字,展示着若羌县的历史新成就和民生大手笔。

  11月3日,若羌县委宣传部提供的一份生态建设成绩单,让人感到这里的沙漠也充满韵致:若羌县城绿化覆盖率达到39.74%,绿地率达到36.13%,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.53平方米;县城周边的8处防护林带,总面积近100公顷;道路绿化普及率100%,道路绿地面积258.31平方千米,城市道路绿地达标率94%,林荫路推广率66.96%;虽然离大中城市较远,但县城建有各类公园(游园、广场)12个,园林绿化植树面积达7000亩。

  若羌县的行政区域面积,相当于江苏省和浙江省两地面积之和。然而,与内地众多国家园林县城相比,若羌县城的园林都是近些年鼎力打造。

  不是若羌县历史文化不厚重,不是这里历史上没有园林,而是园林在这片沙漠绿洲上出现了断代。

  大批的考古、地理、地质学家在楼兰遗址考察时发现,楼兰古城曾经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座枢纽城市,城中有一条西北—东南走向的河道贯穿,占地12万平方米的古城里,建筑房屋的木料有的凿了眼或刻上了花纹,城墙是用泥土、芦苇和树枝修筑的,官府文书是木简,可见当时不缺林木。甚至发现,楼兰曾颁布过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环境保护法律。

  楼兰壮观的城郭、成群的建筑、繁华的市井、茂盛的园林,在公元630年突然神秘消失,至今谜底难解。而埋藏在沙海里厚重的楼兰文化,称为若羌县最具特色的历史名片。今天的园林建设,绕不开楼兰文化。

  若羌县委外宣办主任周海军介绍,若羌县在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县城过程中,注重高位规划,匠心布局,打造绿化精品。具体体现在坚持以绿为“韵”、以楼兰文化为“魂”,突出抓好园林绿化生态修复工作,大力实施“四绿”工程,精雕细琢,打造独具特色的绿色生态格局。

  位于若羌县城中心的楼兰文化公园,因融入了大量的古丝绸之路楼兰文化元素而得名。在这个集休闲娱乐、大型集会、文化交流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型开放式公园,不仅能享受到城市“绿心”发散式、交叉式布局结构带来的审美效果,跨越地域欣赏不同树种和绿化造型,更容易让思绪穿越时空,遐想楼兰古城的多彩生活。

  在这里,楼兰博物馆整座建筑具有浓郁的古楼兰建筑特色,其中一侧的建筑模仿着米兰佛塔建造,另一侧则是现代建筑样式。博物馆前的一个个跌水池形成动态水景,多余的水用于绿地喷灌。夜晚,在射灯的映衬下,博物馆与水中的倒影相映生辉,既有江南园林的秀丽,又有西域文化的豪迈。

  20世纪70年代,不到30岁的宋礼从宁夏老家来到若羌,在吾塔木乡尤勒滚艾日克村落户。那个年代,在若羌生存的艰辛程度要远远大于老家,三天两头刮大风,播下的种子被风刮跑后只好补种,移栽的树苗被风挂断只好补栽。

  “老家的兄弟们劝我再回去,可我好面子,都出来了哪能再回去。没回去就对了,谁能想到,若羌县后来发展成了宜居城市,而且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八年位居西部十二省(区、市)首位。”今年71岁的宋礼对记者说。

  2001年,若羌县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退耕还林的重大历史机遇,按照自治区建设环塔里木盆地1200万亩特色优质林果产业带的部署,确立并实施“红枣产业发展战略”。16年来,当地县委领导班子换了好几届,但做大做强红枣产业传承了下来,并达到今天种植红枣生态经济林23.02万亩、防风林4.45万亩的规模。

  宋礼算是第一批“吃螃蟹”的人,政府鼓励他种红枣,种惯棉花的他心里犯嘀咕,若羌从来没种过红枣,到底行不行?但是,这里种出来的棉花比其他地方产量低、纤维短,水又不够用,还是试试吧。

  最初带着犹豫甚至抗拒情绪的枣农没想到,一亩红枣的纯收入居然达到4000多元。等到越来越多的农民主动种红枣时,一亩枣园的承包费就达到1.5万元。宋礼及成千上万的枣农,盖起了别墅,买来了汽车,在县城还买了门面房,抽的香烟都是高档烟。

  “我数了数,现在一年刮大风的天气不到10天。这几年我去过很多地方旅游,但哪儿也不想长住,就想在若羌安度晚年。”宋礼说。

  连片的枣林大大改善若羌生态环境的同时,“中国红枣之乡”的名片也落户若羌,各种殊荣源源不断地走进这座沙漠小城,红枣文化与楼兰文化融为一体。从一枚小小的红枣上,不难看出若羌县成功创建“国家园林县城”是厚积薄发。

搜索